客服联系方式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摘要 » 正文

论文摘要:舆论监督对行政效能的作用探析

10929 人参与  2022年02月06日 14:45  分类 : 论文摘要  评论



摘  要

行政效能作为行政管理能力的主要表现,是衡量政府运转状况的基本指标。行政成本、行政效率、行政效果是判断行政效能高低的价值标准,追求高效能的政府是人类社会孜孜不倦的共同愿望。然而,由于现有制度的缺陷和人性的弱点,多年来,效能低下成为各个行政部门难以克服的顽疾。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和网络呈现出高速发展的势头,舆论监督作为“第四种权力”,在政治监督方面,日益发挥出其他监督机制难以企及的巨大的功效,成为提升行政效能的一剂良药。舆论监督因其报道及时、批评公开、辐射广泛、威慑强劲的特点,有力地揭露了行政机关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现象,对行政机关的失职渎职行为,进行了有力的批评监督。
舆论监督通过外在的舆论压力,转变成行政机关提升行政效能的内在动力。 “曝光——回应——执行——改进”模式,形象地反映了这一动态过程:首先,媒体“曝光”行政效能低下的现象,引起行政部门的注意。行政人员调查情况后,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渠道积极“回应”,然后制定解决方案,并妥善“执行”。最后,针对媒体所反映的问题和不足,找出根源,积极“改进”,并通过媒体反馈信息。从而使行政机关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达成行政效果,切实提高行政效能,真正做到“勤政高效”。
然而,在现有的体制和新闻环境下,舆论监督在提升行政效能的这一动态过程中,往往陷入现实困境。在“曝光”阶段,一些行政部门面对舆论监督,“能捂就捂,能瞒就瞒”,造成媒体“失语”;而“瞒不了,遮不住”的,在“回应”阶段,一些行政机关就“走走过场”,应付了事;在“执行”阶段,一些行政部门善于做到表面工作,而内在问题难以解决和落实;即使一些行政机关切实解决、妥善处理舆论反映的问题,但在“改进”阶段,由于没有配套的保障机制,提升效能的结果也难以持久。然而,探求其根源,监督机制的不合理,法制保障的不健全,评估机制的不合理,公务员素质的低下,错误政绩观的影响,都成为提升行政效能的巨大阻碍,也成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隐患。
要走出舆论监督在提升行政效能中的困境,必须在提升新闻工作者自身素质,健全舆论监督机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党内监督、人大监督、司法监督、民主监督等多种监督渠道的功效,形成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同时,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摆正行政机关对舆论监督的态度,使其积极主动的接受监督,从而推动行政效能的逐步提高,实现“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目标,使权力更好的在阳光下运行。
 

来源:半壳优胜育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本文链接:http://www.87cpy.com/219816.html

云彩店APP下载
云彩店APP下载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
  • 赞助本站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站内导航

足球简报

篮球简报

云彩店邀请码54967

    云彩店app|云彩店邀请码|云彩店下载|半壳|优胜

NBA | CBA | 中超 | 亚冠 | 英超 | 德甲 | 西甲 | 法甲 | 意甲 | 欧冠 | 欧洲杯 | 冬奥会 | 残奥会 | 世界杯 | 比赛直播 |

Copyright 半壳优胜体育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