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联系方式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摘要 » 正文

论文摘要:约翰•斯坦贝克在《伊甸之东》中的伦理探讨

6592 人参与  2022年01月30日 21:47  分类 : 论文摘要  评论

摘要 《伊甸之东》是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后期的一部巨作。在这部鸿篇巨著中,作者以自己的故乡加利福利亚的萨利纳斯河谷为背景,展示和讲述了两个家族三代人从美国南北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长达半个世纪的命运。斯坦贝克在《伊甸之东》中首次从社会批评转向道德伦理批评,这也是其文学创作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本文意在运用最近复兴的文学伦理学批评来解读斯坦贝克在《伊甸之东》中的伦理探讨,以期挖掘斯坦贝克在作品中表达的整体道德思想。首先,斯坦贝克在《伊甸之东》中大量使用了圣经的象征与隐喻作为表达主题的媒介,以提高读者对作品中所包含主题的理解。圣经中该隐与亚伯的故事里该隐因妒生恨而杀死兄弟,上帝对亚伯献祭的偏爱及上帝为惩罚该隐而将他驱逐出伊甸园的故事在特拉斯克家族两代兄弟身上都得到了重现。同时,斯坦贝克借助小说中老李对圣经故事的重新解读指出人类的本性并非不可改变,人类能够自由地选择从善还是从恶。其次,斯坦贝克在小说中对善恶关系的理解体现了老子在《道德经》所提倡的辩证法思想。斯坦贝克通过复杂的人物和家庭关系在小说中创立了种种道德对立面,如善良及邪恶,爱与恨,美与丑,忠与叛等。然而,斯坦贝克并没有在这些对立面之间划出一条清晰的分界线,也没有将书中任何一个角色定义为绝对的善或是绝对的恶。相反,各种道德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体现出了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再次,《道德经》中所提出的“无为”观点在小说人物老李的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老子的“无为”,强调的是以无为的方式去为,是因顺自然地去为。这样,“无为”的客观效果就是“无不为”。小说中,作为一个在白人社会中生存的“他者”,老李在“无为”思想的引导下采取了一种利而不争,处卑谦下,而又无私奉献的的处世哲学。这不但帮助他为自己赢得了生存的空间,还使他获得了白人的爱和尊敬,提升了自己的社会地位。本文认为,通过基督教和道家哲学在《伊甸之东》中的有机结合,斯坦贝克诠释了善与恶的辩证关系。他呼吁人们用一种整体眼光看世界,避免走向极端,注重爱与宽容的美德,只有这样,人类才可真正实现自我完善并创建自己的伊甸园。关键词:《伊甸之东》,文学伦理学批评,基督教,道教伦理

来源:半壳优胜育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本文链接:http://www.87cpy.com/202137.html

云彩店APP下载
云彩店APP下载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
  • 赞助本站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站内导航

足球简报

篮球简报

云彩店邀请码54967

    云彩店app|云彩店邀请码|云彩店下载|半壳|优胜

NBA | CBA | 中超 | 亚冠 | 英超 | 德甲 | 西甲 | 法甲 | 意甲 | 欧冠 | 欧洲杯 | 冬奥会 | 残奥会 | 世界杯 | 比赛直播 |

Copyright 半壳优胜体育 Rights Reserved.